
CopyRight 2012-2021 濟南市中心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2011423號
地址:濟南市解放路105號 郵編:250013
客戶服務:0531-55739999

骨關節外科以微創方法治療骨關節疾病為特色,擁有高級職稱人員5人,中級1人,博士3人,碩士5人。先后有兩人在美國和韓國學習關節鏡技術和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技術??剖议_放床位20張,2002年引進美國先進的關節鏡設備,開展微創手術,在全面開展膝關節鏡技術的基礎上,開展了踝、肩、肘關節鏡技術,技術水平國內先進。
在關節置換方面,先后開展了人工髖、膝、肩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骨關節炎等疾病。多模式鎮痛方法和MIS微創全髖、膝關節置換技術為其特色。
腘窩囊腫是關節外科門診常見病之一,腘窩囊腫主要表現為腘窩區域內的囊性腫物。腘窩位于膝關節的后方,邊緣分別由腘繩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腓腸肌構成。
今年64歲的孫女士,無意間在自己右腘窩區域內摸到一個腫物。3月前孫女士在外院接受了“右腘窩囊腫切除術”,這次手術是一個傳統切開手術。手術后第4天,孫女士發現右腘窩又出現約“冬棗”大小腫物,直至20天傷口拆線出院也未消退。術后3月來,孫女士感右腘窩囊腫逐漸增大,伴右膝關節后方腫脹、疼痛,影響到行走及日常生活。經多方打聽,孫女士來到了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一科丁遠景福主任醫師的診室。
*資料圖片
了解了孫女士的病史后,丁主任首先對孫女士進行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右側腘窩處可見一長約6cm的手術瘢痕,內可觸及一直徑約4cm的囊性包塊,質軟,無壓痛,界限清,移動性尚可,右膝周圍輕壓痛,右膝關節活動度可。右膝MR檢查提示:1.右膝關節退行性變伴髕上囊積液;2.右膝腘窩囊腫,與膝關節腔相通;3.右膝半月板損傷。結合病史、體征及影像學檢查,考慮孫女士患有:1.右腘窩囊腫 2.右膝骨性關節炎 3.右膝半月板損傷。 綜合目前病情,孫女士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傳統切開手術,創傷大,恢復慢,無法通過膝關節后方切口全部處理膝關節內的半月板損傷。相比之下,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不僅可以處理腘窩囊腫,同時也可以更好的處理半月板。丁主任為孫女士進行了關節鏡下右腘窩囊腫切除術+膝關節清理術+半月板成形術。術中發現右膝關節內積液,軟骨退變,右腘窩囊腫形成,與關節腔相通,右膝內側半月板后角破裂。針對這種情況,丁主任將退變的軟骨修整,清理關節內積液,并鏡下切除腘窩囊腫,部分切除成形內側半月板后角。術后6天,孫女士順利康復出院。出院后孫女士繼續按照康復計劃進行康復和復查。出院4周后,孫女士再一次來到了丁主任的診室,現在的孫女士已經恢復正常行走。
據丁主任介紹,腘窩囊腫也稱Baker囊腫,是成人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成人腘窩囊腫通常繼發于退行性或炎性關節病或關節損傷,常與鄰近的膝關節間隙相通,尤其是在有膝關節病變的較老年患者中,交通性囊腫因與關節想通,所以含有關節液。囊腫較小時,多數無明顯臨床癥狀。但隨著囊腫的增大,可能出現膝關節后方疼痛、腫脹或存在腫塊(尤其是膝關節伸直時)。對于較小的、無癥狀的腘窩囊腫,臨床上主要以隨訪觀察為主。腘窩囊腫的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傳統切開手術、關節鏡微創手術。其中,關節鏡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
成人腘窩囊腫(Baker囊腫)常與基礎關節病有關,如退行性或炎性關節炎或者關節損傷。囊腫多位于膝關節后方腘窩內側的腓腸肌和半膜肌之間。成人腘窩囊腫通常與鄰近膝關節間隙相通。囊腫的發生和持續存在受后方關節囊和滑囊間交通(兩者之間的壓力差使滑液流向囊腫)以及膝關節間隙與囊腫間瓣膜樣效應的影響。膝關節后方疼痛、膝關節僵硬以及膝關節后腫脹或腫塊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但多數囊腫較小且無癥狀,僅偶然發現。囊腫通常在膝關節伸展時更明顯。相關關節病的癥狀可能是主要或僅有癥狀。多數癥狀性囊腫不引起嚴重并發癥。然而,腘窩囊腫可能增大、破裂,導致鄰近結構受壓和一系列可能癥狀和體征,包括小腿疼痛、紅斑、遠端水腫等。通常根據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來診斷腘窩囊腫,超聲、磁共振是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
腘窩囊腫的治療主要包括:關節病變的常規治療、膝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手術切除等方法。腘窩囊腫的初始治療主要針對與囊腫有關的基礎關節內病變,如退行性骨關節炎、炎性關節炎或關節損傷。如果常規治療關節病變后,腘窩囊腫無明顯變化,或伴隨有疼痛、腫脹等臨床癥狀,可考慮膝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治療。手術切除一般用于經保守干預措施治療失敗,以及由囊腫引起的明顯功能損害的情況。
傳統手術切除腘窩囊腫,通常切口較長,存在腘窩內的切口愈合困難、囊腫復發、恢復慢、損傷血管神經等潛在風險。而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僅需要數個長約1cm的小切口就可以完成手術操作,避免損傷血管神經等重要結構。關節鏡手術主要包括治療關節內病變、切除囊腫、修復關節腔和囊腫的交通等手術方式,同時關節鏡微創手術本身也是一種檢查手段,可以探查膝關節內的重要結構,對鏡下發現的病變進行處理。從而,可大大降低感染、復發等風險的發生幾率。
濟南市中心醫院骨關節及運動醫學科,在科主任郭舒亞的帶領下,在運動醫學領域取得了穩定的發展。在常規開展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肩袖修補術、盂唇修復術等手術的基礎上,也順利開展關節鏡下多發韌帶重建術、韌帶翻修術、軟骨移植術等復雜手術,對肩、肘、腕、髖、膝、踝等各大關節的運動損傷的診斷治療,均位于省內前列。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受到了省內外患者的一致好評。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然而很多中老年朋友卻被足痛困擾。不要說行千里,部分患者可能無法滿足日常生活。在引起足痛的各種疾病中,扁平足是比較常見的一種。
今年67歲的張女士,退休之后喜歡上了廣場舞,每天飯后都要到廣場上跳一會。1年前跳完廣場舞的張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右足底疼痛,懷著休息休息就好了的想法,并沒有進行特殊的處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右足底的疼痛卻沒有明顯的緩解。于是張女士開始就診于當地醫院,進行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各種保守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隨后,張女士感到右足疼痛逐漸加重,并開始出現右踝關節疼痛。在外院醫師的建議下,張女士間斷接受右踝關節封閉治療4次,并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被疾病折磨的張女士經過多方打聽,來到了曲新濤主任的診室。
了解了張女士的病史后,曲主任首先對張女士進行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張女士右踝關節內側壓痛,局部腫脹。右足底前方壓痛,右足弓消失,站立位跟骨外翻,多趾征(+),單足提踵征(-)。曲主任建議張女士進行右足X線、右踝X線、右踝MR檢查。在綜合了病史、體征、影像學檢查后,確認張女士患有右足成人獲得性平足癥、右脛后肌腱失能、右跖痛癥、右足副舟骨綜合征。
綜合目前病情,結合張女士要求,曲主任為張女士制定了治療方案,進行了右足副舟骨切除術+右足脛后肌腱清理重建術+右足趾長屈肌轉位重建術。術中發現右足副舟骨形成,副舟骨與舟骨間組織糜爛,脛后肌腱充血、腫脹,腱鞘內滑膜增生,脛后肌腱內部分腱纖維變性,原本光滑圓潤的肌腱變成了馬尾狀。曲主任將副舟骨完整切除,重建脛后肌腱、趾長屈肌止點,改善足弓,并給予右足石膏外固定。
了解了張女士的病史后,曲主任首先對張女士進行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張女士右踝關節內側壓痛,局部腫脹。右足底前方壓痛,右足弓消失,站立位跟骨外翻,多趾征(+),單足提踵征(-)。曲主任建議張女士進行右足X線、右踝X線、右踝MR檢查。在綜合了病史、體征、影像學檢查后,確認張女士患有右足成人獲得性平足癥、右脛后肌腱失能、右跖痛癥、右足副舟骨綜合征。
綜合目前病情,結合張女士要求,曲主任為張女士制定了治療方案,進行了右足副舟骨切除術+右足脛后肌腱清理重建術+右足趾長屈肌轉位重建術。術中發現右足副舟骨形成,副舟骨與舟骨間組織糜爛,脛后肌腱充血、腫脹,腱鞘內滑膜增生,脛后肌腱內部分腱纖維變性,原本光滑圓潤的肌腱變成了馬尾狀。曲主任將副舟骨完整切除,重建脛后肌腱、趾長屈肌止點,改善足弓,并給予右足石膏外固定。
扁平足的初始治療包括休息、使用鎮痛藥以及使用足弓支撐或內側足跟楔形鞋墊。根據癥狀程度進行針對強化足踝關節力量和靈活性的理療。同時可佩戴外用支具以穩定患足,如踝關節系帶支具或壓力踝套等。如有嚴重疼痛和腫脹,則可能需要使用可拆卸的骨折靴固定4-6周。在各種保守治療均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是緩解引起功能障礙的疼痛。然而目前對扁平足的手術治療仍有很大的爭議,手術方案也是不盡相同,主要分為肌腱轉位重建術、截骨術、關節融合術等等,根據疾病嚴重程度,可能進行一種或多種手術。
濟南市中心醫院骨關節及運動醫學科,在科主任郭舒亞的帶領下,在運動醫學領域取得了穩定的發展。在常規開展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肩袖修補術、盂唇修復術等手術的基礎上,大力開展關節鏡下多發韌帶重建術、韌帶翻修術、軟骨移植術等復雜手術,對肩、肘、腕、髖、膝、踝等各大關節的運動損傷的診斷治療,均位于省內前列。在踇外翻、扁平足、跟痛癥、馬蹄內翻足、踝關節運動損傷等疾病的診療上,具有豐富的經驗,用微創的方式解決患者的疾苦,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受到了省內外患者的一致好評。
近日,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一科張濤手術團隊為一名患有左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的患者進行了左肱骨外上髁伸肌腱止點清理重建手術。
今年44歲的高女士,6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肘關節外側疼痛、腫脹,早期疼痛感較輕,自行口服鎮痛藥物治療,后疼痛感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日?;净顒雍退?。被疼痛折磨的高女士,輾轉就診于多家醫院,診斷為左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網球肘”。長期口服鎮痛藥物并外用膏藥的治療,并沒有取得良好的療效。在外院就診期間,高女士曾多次接受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治療,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打封閉”。每次的“打封閉”治療,效果也僅有幾天而已。長期被疼痛折磨的高女士,經多方打聽后,找到了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一科張濤副主任醫師。張主任經過充分了解病史及診療經過、詳細的體格檢查,綜合分析后,考慮高女士目前左肱骨外上髁炎診斷明確。目前高女士左肘關節外側疼痛嚴重、肘關節活動受限,嚴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經過長期保守治療,效果欠佳,具備手術治療指征。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后,張濤副主任醫師所帶領的手術團隊順利為高女士實施了左肱骨外上髁伸肌腱止點清理重建術。手術過程中發現高女士左肱骨外上髁伸肌腱止點處部分肌腱纖維變性、顏色發白,局部可見結晶沉積。仔細切除異常的肌腱組織,并將殘余的肌腱組織以帶線骨錨釘縫合固定。手術后,高女士在醫療團隊的細心指導下,積極進行關節功能鍛煉,術后3天順利出院回家休養。術后1月隨訪,高女士肘關節疼痛得到緩解,極大的改善了生活質量,目前正在順利康復中。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網球肘”。
肘部上髁為骨性隆起,很容易在肘關節近端、肱骨遠端的內外側觸及。肘部外上髁為腕伸肌群的骨性起點;這些肌群的肌腱附著點或肌-腱連接部疼痛稱為外側肘肌腱病(lateral elbow tendinopathy, LET),也被常稱為“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盡管網球運動最常引起此類損傷,但很多其他運動也能導致這些損傷。這類患者往往主訴為肘關節疼痛,疼痛點位于肱骨外上髁處,可持續數周至數月。這類患者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反復使用腕關節,這也是“網球肘”的一個重要發病因素。同時,查體可見或腕伸肌群的起點存在局部壓痛,且腕部被動完全屈曲時加重。高女士的肘關節疼痛6月余,疼痛點位于肘關節外側、肱骨外上髁處,在日常生活中家務活動較多,頻繁的進行腕關節的屈伸、扭轉等動作,疼痛無法得到緩解。隨著病情的發展,高女士的疼痛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過手術治療,高女士疼痛得到緩解,日常生活已無明顯影響。
*資料圖片
“網球肘”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首先,“網球肘”的保守治療包括:1.改變活動方式(減少或停止可誘發癥狀的活動);2.佩戴護具;3.口服鎮痛藥;4.理療和康復訓練。當這些治療方式無法取得良好療效時,許多醫師往往會采用“打封閉”的治療方式。然而,多項試驗和系統評價都顯示,注射糖皮質激素可改善“網球肘”的許多短期(6周)結局指標,但不能預防復發,并且可能導致長期結局更差。為暫時緩解嚴重癥狀,可進行單次注射糖皮質激素治療,但是,我們不提倡多次注射或長期注射糖皮質激素。
雖然90%以上的肱骨外上髁炎可通過非手術方法取得較好的療效,但是,仍有部分嚴重的、頑固的病例經數月非手術治療仍無法取得滿意的療效,這時,往往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目前,外科治療的研究較少,但一項研究顯示,在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開放性與關節鏡手術治療的結局無差異。同時,研究發現部分接受關節鏡手術的患者,術后可能殘留部分病變的肌腱,這類患者可能治療結局較差。所以,針對高女士的病情,結合以往的經驗,我們最終選擇了傳統的開放性手術,以期望得到更加滿意的療效。
資料圖片
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一科,在科主任郭舒亞的帶領下,在運動醫學領域取得了穩定的發展。在常規開展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肩袖修補術、盂唇修復術等手術的基礎上,也順利開展關節鏡下多發韌帶重建術、韌帶翻修術、軟骨移植術等復雜手術,對肩、肘、腕、髖、膝、踝等各大關節的運動損傷的診斷治療,均位于省內前列。在大力開展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的同時,并不摒棄傳統開放手術,同時借助3D打印技術、數字導航技術,為患者量身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受到了省內外患者的一致好評。